近日,由南京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组织建设的建设工程交易信息系统二期 (“e路阳光”工程交易网络平台)即将投入试运行。这是交易中心为进一步推动工程交易全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进程,促进工程交易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最大限度实现资源节约和利用的重大举措。为了确保平台如期投入使用,交易中心领导多次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具体措施、细化具体方案,并且加强了对平台建设全过程的督促指导,研发小组成员加班加点,群策群力,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交易中心“学习强素质、团结促和谐、创新谋发展、服务树形象”的口号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平台的各项软硬件设施已完全到位,相关使用规定和办法也已相继拟定出台。系统联调和内部测试,以及组织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培训均已完成,试运行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到位。利用“e路阳光”进行网上招投标可实现以下功能: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招标、投标、评标;全过程电子化网上留痕、可溯可查;全方位标准化网上备案、发布、公示。具体表现为:
1. 文件标准化、模板化
众所周知,传统投标活动中,纸质文件在制作和内容上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负责备案审核的监管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审查其真实性,有的招标人与监管部门“躲猫猫”,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e路阳光”使用标准模板式的文件编辑工具自动编辑和生成招标公告、资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等各类相关文件,既规范文件编制模式,又利于监管部门的备案审核。
2、各类文件网上备案、发布,招标投标各环节实现网络化。
“e路阳光” 可实现招标投标全过程的网上运行:一是招标人通过网上招投标平台发布招标公告并备案,投标人可同时在线购买。二是招标人发出资格预审文件、投标人上传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提出疑问、获取答案、完成投标文件的加密递交。三是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向投标人发出网上质询、投标人通过网络回复质询等环节。
3、开标远程化、电子化,实现全程直播。
在开标过程中投标人可以通过远程登陆平台实现标书的解密过程,同时“e路阳光”将开标全过程及时通过网络传输给投标人,实现了一个投标人不论在任何地方均可参加全市若干个开标活动的功能,充分体现了开标的远程化和电子化。
4、评标网络化、智能化,远程化。
评标的网络化是指:在评标过程中使用“e路阳光”对统一数据结构标准的招投标文件均可进行评标。智能化是指:利用智能化辅助评标系统协助完成投标文件的清标、评标和自动生成评标报告。远程化是指:将智能化辅助评标和全省远程评标协调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后实现评标的无疆无域。
5、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利用全数字化。
“e路阳光”可实现评标结束后对所有电子文件进行集中存放管理,并对其数据利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后统一对社会发布的功能。招投标参与各方按各自权限进行划分后,均可查阅、下载、打印、存档使用。
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创新,“e路阳光”即将试运行。全体交易中心员工有理由、有信心相信:“e路阳光”的推广使用将大大增进建设工程交易透明度,有效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和商业贿赂,解决诸多招投标监管难题,促进有形建筑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南京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二00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